傳統電商遇瓶頸,新零售倒逼物流企業轉型
- Category: 行業新聞
- Written by 耿秋林
- Hits: 4722
- 14 Jun
近幾年,傳統電商的全速擴張,互聯網的成熟穩定,意味著依靠互聯網本身來實現高盈利的時代即將過去。盡管眼下的電商數據依然亮麗,但是有著前瞻眼光的業界大佬們已經未雨綢繆,將目光轉向新型模式的構建,希望尋找到零售業新的增長點。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14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同比增長達到49.9%;2015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降到36.2%。而在2016年的1-9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速僅為26.1%。從2016年“天貓”、“淘寶”的“雙11”總成交額1207億元來看,交易總額的增速也從2013年超過60%下降到了2016年的24%。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國內網購增速的放緩仍將以每年下降8-10個百分點的趨勢延續。
同時,國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與物質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消費的關注點已不再局限于價格低廉等線上電商最為自豪的優勢,轉而日益注重消費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個性化甚至定制化消費漸成風氣。相比線下實體店為消費過程營造的可視、可聽、可觸、可感等直觀體驗,線上電商與生俱來的短板暴露無遺。高品質、個性化以及體驗式消費需求的增長已經成為傳統線上電商繼續發展的阻礙,由此,構建“新零售”模式來主動啟動消費體驗的升級,建設全新的消費生態與渠道,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無疑成為傳統電商實現創新發展的轉型之路。
然而,物流與電商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體。伴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國內快遞業務量連續多年呈現出井噴式增長,走過原始積累期的眾多民營快遞企業在近兩年來紛紛布局上市,希望借資本的力量取得新的突破。這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快遞業已經進入洗牌期,特別是大量中小企業在“新零售”時代都將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而從傳統物流經營模式來看,供應鏈鏈條過長,涵蓋貨主、物流公司、承運商、專線物流、終端客戶等多個環節,而且多是以“點到點”的運輸為主。
因此,對傳統物流企業而言,在運輸效率、時間成本上越來越無法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物流費用居高不下,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并且正如馬云所說的,物流企業需要整合資源,重視技術與人才,否則未來將可能被淘汰。
更多閱讀:
何黎明:我國智慧物流面臨嚴峻挑戰
順豐菜鳥開撕又和好,各相關方積極表態
實現物流成本再降目標還需更深層次思考
產品推薦:
馬鞍山貨架、安慶貨架、重力式貨架、閣樓貨架、搬運設備、工作桌